[左撇子]五件事讓你的《屍速列車》更好看

Last Updated on 2020-07-03 by 左撇子

 train to busan       
     屍速列車票房飆升超快,已經確定成為是2016賣座的話題電影,看電影前左撇子就提醒過大家,看這個一定會哭的,請帶衛生紙。
可以的話,再帶個看鬼片會嚇到咬你的朋友,可以讓電影更4D。
  看完的話,當然要來這邊看左撇子的五件事,讓電影更好看囉。
1.出乎意料的帥大叔
2. 以活屍片來說,其實創意沒有很多
3. 把殭屍片當韓劇拍,不合理很多,但是就是感動
4. 一定要被問的台灣問題
5. 左撇子讓你的電影更好看
  這就是這次的五件事,請慢用。
 
1.出乎意料的帥大叔
photo (2)
不管是顏值還是眼睛大小,看之前都以為大放異彩的應該是主角孔劉,加上孔劉之前的作品《熔爐》,也是一人挑戰社會弊端,面對輿論壓力。在《屍速列車》中又是海報主角,抱著小女孩,想必又是一個個人魅力加到爆的作品才對。
 殊不知,結果看完的觀眾,竟然都一面倒向 閉著眼睛拍片 的大叔馬東錫,不管是能力值還是緊急狀態下的策略決定,都是比較正常也合理的一方。
  照這個能力值來看,如果手被咬到時旁邊有刀,他一定會很Man得把自己的手臂給砍下來吧。
(可惜整部電影只有滿滿的棒球棒,就是沒有刀。)
 
 而且,Man大叔連挑的老婆都贏!
人家的老婆在遠端搶女兒,他的老婆成為史上最強孕婦
 就是狂!
2016070566374821
   話說哥倫布州立大學體育系畢業的馬東錫,曾經當過格鬥教練,所以在電影中打也算是真功夫了。
  不過,男主角在電影的最後選擇犧牲,並且導演用影子來呈現,是很不錯的做法。
 
2. 以活屍片來說,其實創意沒有很多
 
對於活屍片、殭屍片的愛好者來說,這部電影的新元素確實沒有多到哪去,加上好萊塢每年都可以「殭屍片+某種元素」 就能量產一堆電影。
螢幕快照 2016-09-05 下午9.44.47
 
殭屍+愛情=殭屍哪有這麼帥
殭屍+童子軍=殭屍教戰守則
殭屍+文學=傲慢與偏見與殭屍
 
我們就不往下繼續列了,案例實在列不完、很壓抑der~
這次《屍速列車》硬是「以偏概全」來說,
也就是 《末日列車》+《末日之戰》。
 
以列車為主要場地 ->末日列車

跑超快的殭屍 ->末日之戰
 

可是這兩部電影的創意跟突破都高出太多了。
同樣是韓國導演的《末日列車》用列車帶出了反烏托邦的議題。
《末日之戰》會跑的殭屍,在視覺上有更大的突破,票房也得到莫大成功。
 
至於殭屍片一定會帶到的 人性掙扎,則是每一部殭屍片必談的元素,這點雖然創意不多,不過仍有感動與新意,也就是下一點要談的。
 
fc25740c4fe1bc78dee1cc6d65125a5f
3. 把殭屍片當韓劇拍,不合理很多,但是就是感動
 
活屍片一定會使用的元素,就是 人性的掙扎
 
在家人、朋友被咬到,你要怎麼選擇。理智的你告訴你他已經不是「人」了,感性的你依舊看著「過去」的他,那個理性與感性的掙扎
 
在環境艱困,要犧牲一個人換取更多人的安全,但是那個人又是你認識,或是曾經幫助過你的角色,那個公義與恩惠的掙扎
 
手被咬到,你要不要直接斷手,也是長痛還是「很痛」的掙扎
 
這些人性的掙扎,光是在 Walking Dead、惡靈古堡 等等作品中就常常看到了。
 
不過很少看到把殭屍片拍得這麼韓劇的!
我的意思是,可以把 那些老梗用到超級煽情 的能力。(這是誇獎)
韓劇你就是知道有男女主角會車禍或是癌症掛掉,發生時還是哭得唏哩哇啦,你知道他們就是會分別,你還是哭得唏哩嘩啦。
還有「棒打隊友」的那對小情侶的遭遇。
相對於好萊塢的思維,亞洲的思考模式更讓觀眾好帶入,因此這個哭點就比以往更好得到。
 
因為劇本故意有 很硬的設定,就是要讓你哭。
  根本沒有理由把人擋在車廂外,因為這次的病毒發作太快,沒有潛伏期的掙扎。
  早期殭屍都飛來飛去、跑超快,等到主角們開始要打殭屍,殭屍設定不知道弱化的幾倍。
  爸爸不是也加入打殭屍團了,怎麼對一個還沒完全強化的半殭屍半大叔,還可以中招,就是為了讓你哭
但是,也跟韓劇一樣,抽掉感情的投射,你會發現很多很多 不合理,當下你不在意,因為你忙著流淚也忙著被驚嚇。
一部看到哭的殭屍片->因為他是韓劇。
 
 TraintoBusan-8
4. 一定要被問的台灣問題
 
韓國片今年賣成這樣,大家一定又回到老梗的台灣國片到底怎麼了?
 
其實,就跟殭屍片在好萊塢就是有市場一樣,活屍文化在那邊已經累積許久,所以可以層層堆疊上去。
韓國電影也是一樣,近幾年韓國的電影早就不知道飛到哪邊去了,韓國導演屢屢被邀到好萊塢,劇本也常常被翻拍,韓國電影本身就是個很主流,也很有代表作的電影場業。
絕對不是一部電影就飛起來,又是「電影元年」這樣。
韓國影視相關的文創產值,也早就飛到哪邊去了。
《屍速列車》只是被韓國文化產業堆疊出來的一個結果,相對台灣老是拍小情小愛電影,或是曲高寡和的獨立電影,在電影產業競爭下的失速我們也不知道新聞標題這麼訝異要幹嘛了
 
 隨便舉都是問題,例如我們也拍過殭屍片《棄城》,可是我們的文化無法疊加,當初他們拍攝時自己土法煉鋼,但是現在還有人要再拍,也不一定找得到這些人,因為電影養不活團隊,新團隊的技術又得重來,這樣一來一往,經驗無法傳承,技術無法傳承,速度就差太多了。
這太難解、太複雜,就不多說了。(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…)
我只能說,沒有主流的支撐就沒有非主流的偏好 ,整個產業要提升還是得靠大眾的力量。有一日球迷才有終生球迷,有一日影迷也才有電影狂熱份子。
 
所以我也只做我能做的,才會有 五件事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,來讓更多人換不同的角度,找到自己喜歡電影的方式。
4adb1a3f4b70950708f9f38fdfccfcb5
5. 左撇子讓你的電影更好看
 
電影短短兩個小時,但是可以看盡一個人的一生,一個事件的起末,電影閉幕後我們能帶走的真的很多。
其實,這個劇本中每個角色的職業別都非常鮮明,社會高中低層,年齡高中低層,其實多少帶著討論韓國對於社會階級的不滿
 
舉例來說,主角就是白領菁英,在沒有靠山下想要白手起家,在韓國一定得進大企業廝殺的競爭下
(三星的錄取率比研究所、空姐的錄取率低很多很多很多…)
要在工作上有好表現,勢必得犧牲與家人的時間,造就了他個性冷漠且自私的一面。
相同的,你不難觀察出,其他角色所代表的階級。
特別是,過太爽,覺得自己是菁英,其實靠得還不是為非作歹的反派大叔。
 
把這些階級通通放在一輛列車中,並賦予末日情節的廝殺,發洩了現代人對階級分裂的仇恨。
但是你也不難發現,前人的犧牲,造就最後留下的角色,小孩與孕婦,就是讓他們所代表著 「希望
階級的改革必定會造成部分的犧牲,你要長痛還是短痛,那也都是前面所說的人性的選擇,其實我們現在的社會,不下於活屍片的末日感吧!看完電影對照一下吧,你認為,這階段的台灣拍成電影,你會被定位是哪一個角色呢?
   你還說得出那些只有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話嗎?
我媽媽說通常這樣說的人都是壞人
 
請讓下一代繼續唱她 「未唱完的那首歌」
 
作者:左撇子
歡迎來Facebook粉絲團 保持收看最新文章。
群眾募資的文章即將誕生